感同身受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感:感激;身:亲身。心里很感激,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。
出处《艺风堂友朋书札》:“小方壶主人承招致,俾不至有臣朔之饥,感同身受。”
例子再者北山在京,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,感同身受。(《晚清文学丛钞 轰天雷》第二回)
基础信息
拼音gǎn tóng shēn shòu
意思:感同身受是中性词。 作谓语、宾语;指像自己亲身感受一样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定时炸弹(意思解释)
- 节用裕民(意思解释)
- 习非成是(意思解释)
- 信及豚鱼(意思解释)
- 户限为穿(意思解释)
- 凤毛麟角(意思解释)
- 闭关自守(意思解释)
- 有权有势(意思解释)
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释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释)
- 分路扬镳(意思解释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释)
- 无关紧要(意思解释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释)
- 兵微将寡(意思解释)
- 热气腾腾(意思解释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释)
- 飞蛾扑火(意思解释)
- 千真万确(意思解释)
- 精明强干(意思解释)
- 壮心不已(意思解释)
- 拨乱济危(意思解释)
- 脱口而出(意思解释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释)
- 赤胆忠心(意思解释)
- 举足轻重(意思解释)
- 穷愁潦倒(意思解释)
- 纷红骇绿(意思解释)
※ 感同身受的意思解释、感同身受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落叶归根 | 树叶落到树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。多指客居异乡的人;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。 |
趁火打劫 | 趁:利用;乘机;劫:抢劫。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。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。也作“乘火打劫”。 |
举世混浊 | 举:全。混浊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长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。 |
疙里疙瘩 | 文字不通畅,物体不平滑很粗糙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师 | 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 |
同室操戈 | 自家人动刀枪。泛指内部相争。操:拿;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。 |
不攻自破 | 不用攻击;自己就破灭了。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;就露出破绽;站不住脚了。 |
知其不可而为之 |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 |
路无拾遗 | 见“路不拾遗”。 |
不到黄河心不死 |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。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白发苍苍 | 苍苍:灰白色。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。 |
饱食暖衣 | 吃的饱;穿的暖;生活富足;无忧无虑。 |
骨肉之亲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。 |
胆大心小 | 形容办事果断,考虑周密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结束。逼得毫无办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空腹高心 |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千家万户 | 众多人家。 |
屡试不爽 |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
通时合变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
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
密锣紧鼓 | 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。 |
狂风暴雨 | 大风大雨。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。 |
慌不择路 |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 |
半新不旧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旧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 |
家常便饭 | 家中日常饭食。也比喻常见的、平常的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