脚踏实地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脚踏在实在的地上。比喻做事认真、踏实、不虚浮;一步一个脚印。
出处宋 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第18卷:“公尝问康节曰:‘某何如人?’曰:‘君实脚踏实地人也。’”
例子他们渐渐丢了那空架子,脚踏实地向前走去。(朱自清《论书生的酸气》)
基础信息
拼音jiǎo tà shí dì
意思:“踏”,不能读作“tā”。脚踏实地是褒义词。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 脚踏实地和“兢兢业业”;都包含“做事很踏实”的意思。但脚踏实地为“实事求是”;用于治学和做事方面;“兢兢业业”为“小心;谨慎”;仅用在做事上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薪贵于桂(意思解释)
- 一路风尘(意思解释)
- 从俗就简(意思解释)
- 刚正不阿(意思解释)
- 说一不二(意思解释)
- 暮史朝经(意思解释)
- 归十归一(意思解释)
- 望而生畏(意思解释)
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释)
- 酒能乱性(意思解释)
- 绊脚石(意思解释)
- 专心一志(意思解释)
- 铁树开花(意思解释)
- 大开方便之门(意思解释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释)
- 雷霆万钧(意思解释)
- 画地为牢,议不入(意思解释)
- 室迩人遥(意思解释)
- 定国安邦(意思解释)
- 一鼓作气(意思解释)
- 牛郎织女(意思解释)
- 聪明反被聪明误(意思解释)
- 时不我待(意思解释)
- 兵戎相见(意思解释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释)
- 热气腾腾(意思解释)
- 充耳不闻(意思解释)
- 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(意思解释)
※ 脚踏实地的意思解释、脚踏实地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轻而易举 | 轻:轻松;举:向上托。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。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。 |
敬业乐群 | 专心学习,和同学融洽相处。 |
尽信书不如无书 |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。 |
出师无名 |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。 |
白费心机 | 白费心思,形容徒劳无益。 |
箪瓢屡空 | 箪:盛饭竹器;瓢:舀水器。吃的喝的匮乏。形容生活非常贫困。 |
处之泰然 | 处:处理;对待;之:代词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着镇定。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。也作“泰然处之”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又红又专 |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,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。 |
乐道好古 | 以守道为乐,喜爱古制。 |
笃近举远 | 笃:忠实,厚道;举:举荐,选拔。对关系近的厚道,对关系远的举荐,指同等待人。 |
有去无回 | 只有出去的,没有回来的。 |
神采奕奕 | 形容精神饱满;容光焕发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焕发的样子。 |
顾影弄姿 | 顾影:看着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种姿态。对着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种姿态。形容卖弄身形,自我欣赏。 |
诈奸不及 | 犹言十分奸诈。 |
粗制滥造 |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专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狭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没有地方可让。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;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。 |
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时的壮志。 |
立竿见影 |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信口开河 | 随口乱说一气。指说话没有根据;不可靠。信口:随口;开河:指说话时嘴唇张合。 |
胡支扯叶 | 见“胡枝扯叶”。 |
切树倒根 | 比喻彻底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
无影无踪 | 踪:踪迹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万变不离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图。像火一样红;像茅草花一样白。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