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三缄其口三缄其口的意思
sānjiānkǒu

三缄其口



三缄其口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嘴上贴了三次封条。形容言语非常谨慎;或不开口。缄:封;闭。

出处汉 刘向《说苍 敬慎》:“孔子之周,观于太庙,右陛之侧,有金人焉,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’”

例子危行言逊,祸免生肘;金人示诫,三缄其口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三回)


基础信息

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

注音ㄙㄢ ㄐ一ㄢ ㄑ一ˊ ㄎㄡˇ

繁体三緘其口

正音“缄”,不能读作“xián”。

感情三缄其口是中性词。
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对事保密程度。

辨形“缄”,不能写作“钳”。

近义词守口如瓶、缄口不言、默不做声

反义词口若悬河、夸夸其谈

英语speak with caution(absolute refusal to talk with one's mouth sealed more than once)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三缄其口的意思解释、三缄其口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落落大方 落落:坦率开朗;举止潇洒自然。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;不拘谨。
物阜民安 阜:丰富。物产丰富,人民安乐。
斗方名士 斗方: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“名士”。旧指冒充风雅的人。
风驰电掣 弛:快跑;掣:闪过。像风奔驰;像电闪过。形容非常迅速;急闪而过。也作“风驰电赴”。
秋水伊人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。
首身分离 首:头。头和身体分开了。指被砍头。
乌合之众 合:聚合;众;许多人。比喻临时杂凑的、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。
用心良苦 费劲心血
敏而好学 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
人心归向 向:归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,向往的。
来踪去迹 踪、迹:脚印。来去的踪迹;指人、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,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。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
没里没外 里外不分,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。
闭关自守 守:防守。封闭关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来。也比喻因循守旧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。
语不惊人 语:言语,也指文句。语句平淡,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。
生死有命 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。指事势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
满招损,谦受益 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益处。
恶醉强酒 强:硬要。怕醉却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
大腹便便 便便:肥胖的样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内空虚而言。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。
风声鹤唳 唳:鹤鸣声。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;或自相惊扰。
唇枪舌剑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
度德量力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
凤协鸾和 形容夫妻和睦,感情融洽。
汗马功劳 汗马:战马奔驰出汗。指将士立下战功。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。
取之不尽 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
鸡口牛后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
满面春风 春风:春天温暖的风。本指春风拂面;温暖宜人。现指心情喜悦;满脸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。
拨乱济危 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