拾带重还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,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,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,裴度守候着还了她。见宋丁用晦《芝田录 裴度》。后以喻拾到财物,物归原主,不占为己有。
出处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,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,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,裴度守候着还了她。见宋·丁用晦《芝田录·裴度》。
基础信息
拼音shí dài zhòng hái
意思:拾带重还是中性词。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重整旗鼓(意思解释)
- 训练有素(意思解释)
- 不过尔尔(意思解释)
- 一无所有(意思解释)
- 合浦珠还(意思解释)
- 失魂丧胆(意思解释)
- 彬彬有礼(意思解释)
- 取长补短(意思解释)
- 气充志骄(意思解释)
- 旧地重游(意思解释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释)
- 学而不厌(意思解释)
- 冠绝一时(意思解释)
- 不翼而飞(意思解释)
- 夷为平地(意思解释)
- 酒能乱性(意思解释)
- 经纬天地(意思解释)
- 罄竹难书(意思解释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释)
- 事与愿违(意思解释)
- 纵横天下(意思解释)
- 牵肠挂肚(意思解释)
- 无影无踪(意思解释)
- 奋起直追(意思解释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释)
- 呼风唤雨(意思解释)
- 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(意思解释)
- 苟合取容(意思解释)
※ 拾带重还的意思解释、拾带重还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草偃风从 | 见“风行草偃”。 |
行百里者半九十 | 走一百里路,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。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。 |
迷而不反 | 迷路后不知回来。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。 |
裾马襟牛 |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劳民伤财 | 劳民:使人民劳累;伤:耗费。既让人民劳累受苦;又耗费了资财。指滥用人力物力;造成浪费。 |
风流才子 | 风度潇洒,才学出众的人。 |
必由之路 | 必:一定;由:经过。一定要经过的道路。 |
目眩心花 | 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缭乱,心神迷乱。 |
信以为真 | 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饱食暖衣 | 吃的饱;穿的暖;生活富足;无忧无虑。 |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大开方便之门 | 给予极大的方便。 |
茕茕孑立 | 孤独无依的样子。 |
道山学海 | 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古里古怪 | 怪异、奇特。 |
信口开河 | 随口乱说一气。指说话没有根据;不可靠。信口:随口;开河:指说话时嘴唇张合。 |
牛骥同槽 | 见“牛骥同皁”。 |
密锣紧鼓 | 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 |
奋起直追 | 奋:鸟类展翅起飞。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;振作起来;一股劲地赶上去。 |
魂飞天外 |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。形容惊恐到极点。 |
悲不自胜 | 胜:经受得住。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。形容伤感至极;情难自禁。 |
是非曲直 | 曲:无理;直:有理。指对事物的评断。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拨;是非:指口舌纷争。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;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。 |
拆东墙补西墙 | 拆倒东边的墙,以修补西边的墙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 |
好来好去 | 善始善终。 |
龇牙咧嘴 | 龇:露齿。张着嘴巴;露出牙齿。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