识二五而不知十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只知道一个方面,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。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且王之所求者,斗晋楚也;晋楚不斗,越兵不起,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。”
例子唐·刘知幾《史通·品藻》:“夫回瑗可弃,而杨董获升,可谓识二五而不知十者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
意思:识二五而不知十是贬义词。 复句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贬义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阿谀奉承(意思解释)
- 旁若无人(意思解释)
- 挺身而出(意思解释)
- 物腐虫生(意思解释)
- 旧地重游(意思解释)
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释)
- 暮史朝经(意思解释)
- 奇才异能(意思解释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释)
- 春山如笑(意思解释)
- 汗牛充栋(意思解释)
- 分路扬镳(意思解释)
- 罄竹难书(意思解释)
- 无关紧要(意思解释)
- 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(意思解释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释)
- 美人迟暮(意思解释)
- 兵戎相见(意思解释)
- 运筹帷幄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(意思解释)
- 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释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释)
- 鸡口牛后(意思解释)
- 竹篮打水一场空(意思解释)
- 屦及剑及(意思解释)
- 纷红骇绿(意思解释)
- 驰魂宕魄(意思解释)
- 力屈道穷(意思解释)
※ 识二五而不知十的意思解释、识二五而不知十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忧喜交集 | |
| 秋水伊人 |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。 |
| 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 | 富:有钱;贵:地位高;淫:惑乱;威武:武力。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,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。 |
| 说雨谈云 | 雨、云:男女欢合。谈论男女欢合之事。 |
| 遗形藏志 | 超脱形骸,舍弃心性,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| 拂袖而去 | 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气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。 |
| 谦受益,满招损 | 谦:谦逊,虚心;受:得到;益:好处;满:自满,骄傲;招:招惹;损:损害。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好处。 |
| 东扶西倒 | 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 |
| 色中饿鬼 |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 |
| 倦鸟知还 |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 |
| 不治之症 | 治不好的病、绝症。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、错误。 |
| 文山会海 |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。 |
| 异宝奇珍 | 珍异难得的宝物。 |
| 龙争虎斗 |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。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。 |
| 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| 法不阿贵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讨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。意思是秉公执法;不畏权贵。 |
| 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|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 |
| 笑貌声音 | 笑貌:表情;声音:谈吐。指人的言谈、态度等。 |
| 双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
| 不在话下 |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 |
| 乐以忘忧 |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。 |
| 如出一辙 | 辙:车辙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| 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。 |
| 今古奇观 | 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 |
| 洗耳恭听 |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。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。指专心地听。 |
| 惴惴不安 | 指担心害怕(惴惴:恐惧、担忧的样子)。 |
| 势在必行 | 行:做。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,必须采取行动。 |
| 欲速则不达 | 速:快;达:达到。指过于性急图快,反而不能达到目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