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五经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
出处汉 班固《白虎通 五经》:“五经何谓?谓《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也。宋 朱熹着有《四书集注》。
例子君子是只读四书五经,做八股,非常规矩的。(鲁迅《二心集 上海文艺之一瞥》)
基础信息
拼音sì shū wǔ jīng
意思:四书五经是中性词。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儒家经典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动天地,感鬼神(意思解释)
- 乐道安命(意思解释)
- 上下其手(意思解释)
- 干干脆脆(意思解释)
- 黄台之瓜(意思解释)
- 严刑峻法(意思解释)
- 绰有余裕(意思解释)
- 诛求无度(意思解释)
- 秣马厉兵(意思解释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释)
- 列风淫雨(意思解释)
- 一干二净(意思解释)
- 饮水思源(意思解释)
- 铁面无私(意思解释)
- 救经引足(意思解释)
- 异途同归(意思解释)
- 一条龙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致(意思解释)
- 礼坏乐缺(意思解释)
- 有求必应(意思解释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释)
- 切树倒根(意思解释)
- 顾景惭形(意思解释)
- 双柑斗酒(意思解释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释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释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释)
- 闭门读书(意思解释)
※ 四书五经的意思解释、四书五经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博通经籍 | 博:广博:籍:书籍。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。形容人学识渊博。 |
积不相能 | 积:积久而成的;能:亲善。指一向不和睦。 |
寸进尺退 | 前进一寸,后退一尺。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,即得不偿失。 |
死脑瓜骨 | 不开通。 |
反哺之私 | 反哺:幼鸟长大后,衔食喂其母。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,报答养育之恩。 |
铺张浪费 | 铺张:讲排场。过分地讲究排场;浪费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。 |
零光片羽 |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。 |
旧地重游 |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。 |
臭名远扬 | 名:名声;臭名:坏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也作“丑声远播”。 |
河鱼腹疾 | 指腹泻。 |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|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,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。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 |
飞檐走壁 |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 |
安眉带眼 | 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 |
发号施令 | 发、施:发布;下达;号:号令、命令。发布命令;下达指示;进行指挥。 |
鬼头鬼脑 | 形容举止诡秘;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难看。 |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茕茕孑立 | 孤独无依的样子。 |
叽叽喳喳 | 语音杂乱。 |
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
举世无敌 |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。 |
动魄惊心 |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
通今达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美人迟暮 |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
刻不容缓 | 刻:片刻;容:容许;缓:延缓;耽搁。一刻也不容许延缓。形容形势十分紧迫。 |
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立竿见影 |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