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经扫地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五经:借指文人。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。旧时也指圣人之道泯灭。
出处《新唐书·祝钦明传》:“帝与群臣宴,钦明自言能《八风舞》,帝许之。钦明体肥丑,据地摇头睆目,左右顾眄,帝大笑。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:‘是举《五经》扫地矣。’”
例子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:“五经扫地,祝钦明自亵斯文;一木撑天,晋王敦未可擅动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wǔ jīng sǎo dì
意思:五经扫地是贬义词。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身无分文(意思解释)
- 及时应令(意思解释)
- 干干脆脆(意思解释)
- 八斗之才(意思解释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释)
- 难以置信(意思解释)
- 天涯海角(意思解释)
- 无时无刻(意思解释)
- 主忧臣劳(意思解释)
- 临危受命(意思解释)
- 三长两短(意思解释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释)
- 不治之症(意思解释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释)
- 钿合金钗(意思解释)
- 结缨伏剑(意思解释)
- 举直错枉(意思解释)
- 风声鹤唳(意思解释)
- 取之不尽(意思解释)
- 密锣紧鼓(意思解释)
- 细水长流(意思解释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释)
- 慌不择路(意思解释)
- 老牛舐犊(意思解释)
-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(意思解释)
- 福善祸淫(意思解释)
- 纵横四海(意思解释)
- 息息相关(意思解释)
※ 五经扫地的意思解释、五经扫地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浇风薄俗 |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。 |
泥牛入海 |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无音信。 |
鉴影度形 |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。 |
命中注定 | 命:命运;人一生的遭遇;注定:预先决定。旧时迷信说法;指命运早已决定了。 |
不僧不俗 | 僧:指和尚。指不三不四,不伦不类。 |
明争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;形容内部钩心斗争;互相争斗的情况。 |
年少无知 | 年纪小,不懂事。 |
群龙无首 | 首:头;引申为领袖。一群龙没有领头的。比喻没有领头的;无从统一行动。 |
流离转徙 | 辗转迁移,无处安身。 |
喔咿儒睨 | 儒睨:强笑的样子。形容老着脸皮,强作欢颜。 |
安眉带眼 | 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 |
花言巧语 |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 |
气象万千 | 气象:景象;万千:泛指极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。 |
偶一为之 | 偶:偶尔;偶然;为:做;干;之:代词;代某件事。偶尔做一回。 |
目不斜视 | 眼睛不往旁边看。形容目光庄重;神情严肃。 |
尘外孤标 | 尘外:世外;孤标:孤立的标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 |
善游者溺 | 会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,因此而惹祸。 |
心旷神怡 | 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愉快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助词。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风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。同“风情月思”。 |
立竿见影 |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奋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轻重缓急 | 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 |
伸手不见五指 |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
出师不利 | 师:军队。利:顺利。出战不顺利。形容事情刚开始,就遭受败绩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