仰人鼻息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仰:依赖;鼻息:呼吸。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。比喻靠人家而生存;必然看人家的脸色行事;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。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袁绍孤客穷军,仰我鼻息,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,绝其哺乳,立可饿杀。”
例子百年梦,国势弱,叹蹉跎。仰人鼻息,奴才思想奈天何!(陈毅《水调歌头 四游良口》词)
基础信息
拼音yǎng rén bí xī
意思:“息”,不能读作“xì”。仰人鼻息是贬义词。 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 “仰”,不能写作“养”、“抑”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乐道安命(意思解释)
- 学贯中西(意思解释)
- 颐指气使(意思解释)
- 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(意思解释)
- 天涯海角(意思解释)
- 大包大揽(意思解释)
- 胆寒发竖(意思解释)
- 仰屋著书(意思解释)
- 列风淫雨(意思解释)
- 珠宫贝阙(意思解释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释)
- 一哄而起(意思解释)
- 见危致命(意思解释)
- 气象万千(意思解释)
- 进锐退速(意思解释)
- 白发苍苍(意思解释)
- 命与仇谋(意思解释)
- 狭路相逢(意思解释)
- 异途同归(意思解释)
- 一鼓作气(意思解释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释)
- 公子哥儿(意思解释)
- 丰功伟绩(意思解释)
- 苟合取容(意思解释)
- 出神入化(意思解释)
- 打开天窗说亮话(意思解释)
- 高步通衢(意思解释)
- 破釜沉舟(意思解释)
※ 仰人鼻息的意思解释、仰人鼻息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目迷五色 | 迷:迷乱;五色:指各种颜色。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。形容色彩纷呈;使人眼花缭乱;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;辨不清本质所在。 |
半途而废 | 半途:半途上;废:中止。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。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;不能善始善终。 |
止戈为武 |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,所以要能止战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 |
烽火连年 | 烽火: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。比喻战火或战争。指战火连年不断。 |
支支吾吾 | 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谓说话吞吞吐吐,含混躲闪。 |
妇人醇酒 | 谓沉湎于酒色。语本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秦数使反闲……公子(无忌)自知再以毁废,乃谢病不朝,与宾客为长夜饮,饮醇酒,多近妇女,日夜为乐者四岁,竟病酒卒。” |
不骄不躁 | 骄:骄傲;躁:急躁。不骄傲;不急躁。 |
靡所底止 | 谓没有止境。 |
遁世离俗 |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。 |
不分青红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 |
官僚主义 |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,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。 |
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语。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。 |
花言巧语 |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 |
青云直上 | 青云:指青天。直线上升;向高空飞腾直上。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。 |
春冰虎尾 | 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|
孝子贤孙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 |
令人作呕 | 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 |
举世无敌 |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时的壮志。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 |
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草满囹圄 | 监狱里长满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极少。 |
千真万确 | 真:真实;确:确实。形容情况非常确实。 |
别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。 |
老牛舐犊 | 舐:舔;犊:小牛。老牛舔着小牛。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 |
群山四应 |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