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闻千悟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形容悟性极高。谓略一指点,即完全了悟。
出处《景德传灯录·汾州大达无业国师》:“得大总持,一闻千悟。”
例子上上根人,一闻千悟。宋·杨杰《宗镜录》卷二
基础信息
拼音yī wén qiān wù
注音一 ㄨㄣˊ ㄑ一ㄢ ㄨˋ
繁体一聞千悟
感情一闻千悟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灯蛾扑火(意思解释)
- 纵横开合(意思解释)
- 骨肉离散(意思解释)
- 顿挫抑扬(意思解释)
- 玉卮无当(意思解释)
- 空口无凭(意思解释)
- 废书而叹(意思解释)
- 成竹在胸(意思解释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释)
- 路无拾遗(意思解释)
- 进道若退(意思解释)
- 有权有势(意思解释)
- 一寸光阴一寸金(意思解释)
- 行不顾言(意思解释)
- 视死如归(意思解释)
- 俭以养德(意思解释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释)
- 祖传秘方(意思解释)
- 狭路相逢(意思解释)
- 死不开口(意思解释)
- 文山会海(意思解释)
- 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(意思解释)
- 理直气壮(意思解释)
- 读书种子(意思解释)
- 安闲自得(意思解释)
- 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(意思解释)
- 子继父业(意思解释)
- 绵里藏针(意思解释)
※ 一闻千悟的意思解释、一闻千悟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嘴里牙多 | 谑语,指会说话 |
人才济济 | 人才: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。济济:众多的样子。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。济济:众多样子。 |
林下风致 | 同“林下风气”。 |
多才多艺 |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 |
人面兽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却像兽类。形容品德极坏。 |
算无遗策 | 算:计划;遗策:失算。形容策划精密准确,从来没有失算。 |
无法无天 | 法:法纪;天:天理。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;任意干坏事。现多形容违法乱纪;不受管束。 |
安安静静 | 指没有声音,没有吵闹和喧哗。 |
止沸益薪 | 谓本欲止水沸腾,却反而在锅下加柴。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。 |
今来古往 | 犹古往今来。 |
唯物主义 |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,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,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。 |
万马奔腾 |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。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。奔腾:跳跃着奔跑。 |
供不应求 |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。供:供应。 |
作乱犯上 | 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恶更为严重。 |
画地为牢,议不入 | 议:议论。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,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。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。 |
兵戎相见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搁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复、累赘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通时合变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
不在话下 |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 |
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。 |
义不容辞 | 义:道义;容:允许。辞:推辞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 |
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家常便饭 | 家中日常饭食。也比喻常见的、平常的事。 |
大起大落 | 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变化大。 |
援笔立就 |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。形容人文思敏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