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俎代谋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俎:古代祭祀时用的盛祭品的器具。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去代替别人出谋划策。比喻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。
出处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公法》:“同者彼此通行,异者各行其是,无庸越俎代谋。”
例子柳亚子《纪梦诗序》:“友邦领袖,老谋深算,成竹在胸,岂外人所宜越俎代谋?”
基础信息
拼音yuè zǔ dài móu
意思:越俎代谋是中性词。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物尽其用(意思解释)
- 鸥鸟不下(意思解释)
- 沟满壕平(意思解释)
- 荒淫无耻(意思解释)
- 刑期无刑(意思解释)
- 雪兆丰年(意思解释)
- 断断续续(意思解释)
- 栋梁之材(意思解释)
- 疙里疙瘩(意思解释)
- 必由之路(意思解释)
- 反治其身(意思解释)
- 暴取豪夺(意思解释)
- 识字知书(意思解释)
- 衣锦还乡(意思解释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吴头楚尾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释)
- 绿林强盗(意思解释)
- 妙语连珠(意思解释)
- 祝哽祝噎(意思解释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释)
- 魂飞天外(意思解释)
- 面授机宜(意思解释)
- 聪明伶俐(意思解释)
- 土生土长(意思解释)
- 大势所趋(意思解释)
※ 越俎代谋的意思解释、越俎代谋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以文乱法 | 文:指儒家的经典。引用儒家的经典,非议国家法令。 |
引鬼上门 | 比喻招来坏人。 |
见多识广 | 识:知道。看到的多;知道的广。形容资格较老;经验丰富;知识广博。 |
山雨欲来风满楼 |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。 |
笃近举远 | 笃:忠实,厚道;举:举荐,选拔。对关系近的厚道,对关系远的举荐,指同等待人。 |
暴取豪夺 | 豪:强横。用暴力劫夺。 |
不治之症 | 治不好的病、绝症。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、错误。 |
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 | 逢:遭遇,遇见。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,不相上下。 |
心旷神怡 | 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愉快。 |
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叽叽喳喳 | 语音杂乱。 |
羽旄之美 |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胆大心小 | 形容办事果断,考虑周密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不宁唯是 | 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 |
鸡口牛后 |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终于。只要有决心,有毅力,事情终究会成功。 |
浅见薄识 | 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 |
主人翁 | 当家作主的人。 |
辞喻横生 | 横生:横逸而出。言辞生动,横逸而出。 |
西学东渐 | 渐:流入。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获得知识;格物:推究事理。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
拆东墙补西墙 | 拆倒东边的墙,以修补西边的墙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 |
始终一贯 | 自始至终都一样。 |
表面文章 |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,敷衍塞责的做法。 |
无恶不作 | 恶:坏事。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。指干尽了坏事。 |